online site builder
Mobirise

農業社會的求知之路

吳美滿的生活回憶


在農業時代,莊稼子弟受教育是難求難得,尤其是女生更在重男輕女的舊觀之下,被剝奪了授教權。這位吳美滿女士,是嫁到蝸牛巷社區來的農村小孩,生活在台南柳營,但為了生存,她盡可能完成該有的學歷,因此知道每件事情的得來不易,心存感念,也體現在先生張舜能家族的老房子,反映了她的惜情惜物,她是直接以行動進行蝸牛巷老屋保存的倡議者。

從識字以來,吳美滿就跟著大7歲的兄長,一起讀報,準卻來說,是兄長就讀高中時,導師請同學們要養成剪報的習慣。「當時報紙並不普遍,因為報紙蠻貴的,所以只要讀到好文,哥哥就會剪下,像現在這篇看到的張大千,我會知道這位畫家,就是從這份報讀來的。」吳美滿閱覽著這些兄長留下的資料,想起自己愛上文藝,好像一切都得來有自了。

「我喜歡看短篇散文,哥哥也愛看漫畫書,一冊都60幾本,每當他租回來,我們就也會跟著看,但比較起來,我們女生還是偏愛散文。」這同時也是家庭中二姐也愛看散文,當時二姐正就讀鹽水中學,在耳濡目染之下,吳美滿就養成了這個習慣。但她也老實說:「我讀報,但也不見得讀的懂。」畢竟是位國小生,閱覽讀字多於了解其意。

柳營那時很多地主,給佃農耕田,誕生了幾戶以農致富的望族,「我母親娘家也是,但遇到『三七五減租』的政策就沒落了。」母親嫁到佃農戶後,展露出女生自力自強的堅毅面,在民國52年,「鳳和中學」成立的第2年,便到校擔任廚師,並把吳美滿、兄長帶去鳳和,可以就近照顧學齡前的吳美滿,而其兄則就讀鳳和。

半工半讀-學會為自己負責 

「當國小畢業前夕,母親說沒錢支持我升學,其實是我倆都不懂,此時已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始民國57年)的第二屆,念書不用高學費,只是母親被就讀鹽水中學的姐姐們,所需車資等其他費用所誤為,念書會很花錢。」

因此,在國小畢業第3天,便去鳳和擔綱傳令。「校長要找老師,用擴音器會吵到全校,反而是要透過傳令跑腿,也要幫校長整理辦公桌、夾報、端茶水等。」月薪300元的傳令工作,薪水足以買一輛腳踏車,薪資吳美滿盡可能的儲蓄,為自己日後求學的基金使用。

在中斷學業的一年裡,鳳和中學的校長鼓勵她重回求學之路,吳美滿便工作之外自學,考上了初中夜校,此學制正好符合民國五、六○間的社會風情,讓很多白天需要工作付擔家計的小孩,仍有上學的夜晚。

「一天4堂課,總科目有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等。當我就讀國二時,夜補從一間小學搬至『南欣國中』,畢業證書即是此校。」吳美滿道出夜校純粹基礎學科,沒有其他技藝、體育科目。

Mobirise

母親站在老家吳美滿種花草的花台。

一技之長-職場實際發揮所學

即使回復學生身份,白天的吳美滿依舊在鳳和上班,「5點下課,騎40分鐘的腳踏車程,上課時間從6點40分到10點5分,回家又要做作業。」問此如此轉折,怎麼不直接讀鳳和,「我母親還是希望兒女能自食其力,這沒甚麼,鳳和也有兩位職員,邊讀高中夜校,邊工作。」她也指出當時的學制與師承的關係:「高中畢業就可去考國小老師代課,教幾年就可以成為正式老師,根本不用讀師範學院。」

而吳美滿也踏向同樣步伐上高中夜校,考上「新營高工」綜合商科夜校,此時已不再中斷課業,工作也相對穩定,雖然對講機的普遍使用,讓傳令逐漸式微,但她依舊找到職場價值,「校長叫我去學鋼板的印刷,協助全校印大考小考的試卷。」原來是學校引進了機械印卷的設備,但學校印卷老師傅,不願意使用機械,才讓吳美滿有了機會。

高中畢業的同學遊,照片中的導師(第一排右一),是吳美滿很敬愛的老師。

新營商工畢業時的照片。

民國65年的鳳和,第1年在鳳和正式上班,當時鳳和老師的機車都放在辦公室前走廊。

當時農村的社會習氣,長輩普遍要較無資源的小孩,去習一技之長,「我覺得沒有不好啦!」也確實讓吳美滿在高中畢業後,便轉往「敏惠護校」(與「鳳和中學」同一經營團隊)謀得正式職員,擔綱會計。民國92年,敏惠改制專科,吳美滿自覺須再進修,便在「崑山科技大學」就讀二專,亦順利畢業,也與在近年從職場退休,持續參與各單位的社會學堂,開始自我求知的第二學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