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eb maker
Mobirise

張舜能夫婦情感

繫在城鄉之間


蝸牛巷社區裡的張姓宅落,代代醫生傳世,張舜能屋主同樣是習醫出身,但獻世的途徑不同,深入在教育。因著近3年在進行家族記憶的搶救行動,開始從這間房間擴延到蝸牛巷社區。我們見到伴隨成長的擴延,亦從蝸牛巷到大台南,因他的牽手吳美滿,是生活在城市另一端鄉野,而她們的感情是在教育場裡萌芽,且繫在兩地往返之間,有城市裡的古宅落、有鄉鎮的田野時光。

城鎮裡的小情娛樂

從臺北醫學院畢業的張舜能,沒有投入懸壺濟世的醫行,反而到高雄六龜,擔任代課老師,不到一年的時間,又轉往同樣位在山間的台南東山,於莒光工商(今「台南市私立華濟永安高級中學」)任教。

經由該校的會計主任介紹吳美滿給張舜能認識。「那時,我們都在新營約會,在圓環附近。」張舜能當時租屋在新營生活,吳美滿則回應說:「第一次認識,是在『金世界西餐廳』。」由於兩人教學場分別處在東山、柳營,均屬曾文溪北一帶,此週遭鄉鎮,都是以較繁榮的新營為中心,假日要有新潮的娛樂,大多至此,以散步、看電影為主流,吳美滿印象:「只能去新營公園散步,或是去新營(新營第一市場)、新舞台、燕都、康樂戲院看電影,這些戲院都很接近。」但這樣的娛樂就夠了,她常以「草地人」自稱,她認為這樣生活很單純。

Mobirise

吳美滿任職於敏惠護校時期。

吳美滿身穿的衣服,是她的大姐設計製作,一個月會做上幾套給她。

鄉野裡的農家甘苦

教育、鄉野之事,吳美滿更溯及父親。「我爸國小畢業,也曾擔任柳營小學代課老師,是我們現在比較不爭氣。」此時期的小學學歷,等同於現在國、高中的水準。後來因為娶了出身有錢人家的母親,為了照顧她,就透過其舅舅引薦擔任東昇里的村里幹事,「那時腳踏車很少,一戶有一台鐵馬就很搖擺了,以前鐵馬要吊車牌繳稅金,我父親就是負責收款。」

而舅舅為何能夠這麼有手腕可以安排這些事情,乃是他受日本教育,擔任村長,也因為識字,代管柳營、新營一帶的馬草:「以前這一代都種馬草居多,並繳給公庫,倘若有人來不及繳件,就會來央求通融,因為量也不多,可是家裡還是需要開銷,需要靠這個生活,所以舅舅都會幫忙。」

吳美滿談起以前時代下的農家景況,從日本人都養馬代步的生活,到甘蔗園為日人製糖用、送去日本的生產目的,也分享了台灣人種甘蔗卻自己吃不到,偷吃都還要被打屁股的威權社會。

「我家以前也有一台鐵馬,父親假日要去田裡,就讓哥哥坐在藤編加裝上的前座,大姐、二姐坐在後座,我則是父親背著前胸,帶著我們去耕田。」當時經過分家後,其父也自己擁有一片天地,就得自己耕作,一家人都會被帶去農田玩耍,多在會在農夫於田埂種上一顆大樹,讓大夥可以乘涼。

Mobirise

吳美滿老家拍攝的全家福,父母為第一排中、右。 

城市裡工作的通勤時光

這回我們再隨著張舜能重新把我們拉回教育現場,隨著莒光工商職涯暫告一段落,又回到高雄,於當時還位在湖內的「樹人醫專」教學,近20年的時光,張舜能便騎機車通勤於蝸牛巷老家之間。

張舜能32歲時,雙方結褵,婚後的吳美滿,是靠著火車連結起家庭情懷,因為工作關係,仍必須住在柳營,「當時週六尚未有週休二日的概念,須上半天的班。」因此在下課後,吳美滿即前往台南,「我們是週末夫妻。」就樣持續了三年的時間。

等到兒子張揚農出世,生活開始轉變,因為張舜能重視孩子教育,認為需要留在都會。「我便住在張家老宅。」吳美滿往返途徑相同,只是搭往方向目的已不相同,持續了20年一直赴柳營工作。

吳美滿婚前來台南,多是遊樂時光,當時為在開元路上的兒童樂園,亦為她的時光景點。

吳美滿抱著兒子在張家古宅的綠意庭院。

社區裡的老宅 維繫家族

倆婚後生活的老宅,是橫跨清朝、日治、民國時期三代的老房子,曾為家族居所、亦曾為租賃給商賈做生意。不論做為誰用、何用,老房子始終得面臨年久失修的時刻,於三年前,吳美滿不忍看到這幢有記憶的房子,會任隨歲月崩解,透過她協助張舜能將古厝繁複的權利關係清整,重整託付給劉國滄老師,進行家族記憶的搶救行動。

三年行動下來其堪用結構留下,亦辦理相當多元的藝文活動,但其實兩夫婦在年輕時,即會串連社區的同輩一起辦理團康活動,青年無意間延續了這樣共享的精神,只是共享行動不再往外去了,而是就在張家老屋裡續寫記憶了。

張舜能夫婦曾經帶蝸牛巷社區的鄰居出遊。

張舜能家全家福,前排左為張爸、前右為雙胞胎的哥哥。二排父母居中,二排左為大姐、二排右為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