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保西宮討論工作坊(5月)

社區居民、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

與成大都市計畫學系一起進行的工作坊討論,由成大2019年畢業生對永福路街區進行的街巷紋理調查,來看保西宮的歷史軌跡。廟方人員、社區虔誠的信徒也一起分享了他們心中的廟神。

2.葉崑玉家譜討論(6月)

社區居民、香港藝術家、聽說工作坊

葉崑玉老先生是本年度計畫訪談的重要對象,除了普常的訪談之外,也安排了一場與節點藝術家的討論,針對葉崑玉的家譜以及老照片來做討論,聚焦日治時期的風俗民情,後續也直接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題材。

3.實境地圖工作坊(7月)

成功大學、社區居民

主要以實境地圖方式來解說歷史場景的製作。同時以舊地圖為來看對照現在地圖上變化。

4.耆老看地圖說故事(8月)

社區居民、十全行(原中正路上)、赤嵌東街當地居民

攤開古地圖來討論,邀集永福路上耆老一起來回憶地方上的幼時回憶。從清國到日治時期在到國民政府。

5.瘦燕風箏研習、社區工作討論(9月)

社區居民、外地學員、節點藝術空間

就在蝸牛巷街區的節點藝術空間成為今年度在執行社區工作的重要夥伴,通過節點「過海的藝術計畫」讓香港藝術家、台灣藝術家交流。今年度也與香港的兩位藝術家一起在社區進行工作,一位是畫家也是教授的洗朗兒、一位是在香港進行社區工作的前「藍屋」成員蔡鈺娟,在她們駐留台南的這段時間,發展作品,貼和與在地生活一起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