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巷街區在各個時光裡可能被怎麼稱呼

蝸牛巷?以前就有了嗎

蝸牛巷以前就有了嗎?

遊逛者

露西

以前這個社區不叫做蝸牛巷,2016年的時候大家才開始這麼稱呼。

調研者

大宮先生

明鄭

已漸發展成形的聚落
蝸牛巷在明鄭時期會稱作是西定坊

承襲普羅民遮鎮與街巷外延伸發展,大井頭位於現今永福路與民權路口,為影響台南市鎮發展重要
位置。建於明鄭時期(1661-1683)的沙淘宮,信仰中心形成聚落與社區。

清國

台南城內市鎮街道發展蓬勃,府城獨有的寺廟聯境現象說明聚落與社區的力道,民以廟境作為地方認同的稱呼。


蝸牛巷在清領時期會稱作是西定下保、南巷、中元巷、草仔寮、保西宮街。

市鎮街道發展成熟,各類業別都有。清國時期隨著五條港區發展一路從台江區延伸過來。1718年街區另一信仰中心保西宮建廟聚落發展依據廟宇信仰中心隨之展開。道光年間在府城寺廟間的聯境現象,更可說明聚落發展的力度,以保西宮來說屬於當時十聯境中的六興境,而沙淘宮屬四安境。此外,從地圖上也可以查找到古地稱的標示。

日治

市鎮熱鬧中心在日治期間新闢道路中正路與民權路之間,現今的永福路即當時的大宮町,是日治期間的「大町」之一,商業發展豐富更勝清領時期。

蝸牛巷在日治時期會稱作是大宮町、西門町、末廣町或是錦町。
-

-

民國至今

民國時期街區隨中正路商圈沒落,外頭大馬路上的店家也減少了,轉進巷弄內感覺的幽靜緩慢不只存在於現稱的蝸牛巷街區。
民國86年,1997,保西里。
民國91年,2002,建國里。
民國107年,2018,南美里。

2016年因著葉石濤的著作描述,也因為政府部門支持的歷史街區振興,而成為現在的蝸牛巷。

#現在的南美里因為境內有台南美術館,因此命名為南美里。那不就跟大宮町因為境內有台南神社而命名為大宮町的意思樣嗎。台南美術館在日治時期就是台南神社的位址。

以兩張清國城池圖觀察蝸牛巷的位址

以清國時期為例

1752年清乾隆17年,城池圖

圖片來源:周菊香,2003<府城今昔>,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ISBN-9788017770116。p40-41

1807年清嘉慶12年,城池圖

圖片來源:周菊香,2003<府城今昔>,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ISBN-9788017770116。p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