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四月臺灣縱貫鐵路開通,臺南市的對外交通遂由安平港移到臺南火車站,以火車站爲中心,主要的道路漸漸移向東方,現在的民權路,民生路,以及和這兩條道路成直角的忠義路,永福路等爲本市的主要道路。後來日本政府又爲了日本商人修築了 一條從中正綠園到運河的中正路,以奪取民權路的熱鬧,中正路和西門路成爲日治期間市區最熱鬧的地方。「大宮町之華」試圖以此街區開始蓬勃發展的日治時期作為起始時間點,提出觀察的視角並且找到各種理解現今蝸牛巷街區生活的觀點。

蝸牛巷為什麼叫做蝸牛巷

源自葉石濤1991年四月於臺灣新聞報副刊發表的小說《往事如雲》中提及的「蝸牛巷」場景。

街巷、地名是時代的迴聲也是生活的回憶

回應了文化抑或政治的主體性,是否關連在地人身分或生活記憶的認同。以蝸牛巷街區作為理解的範例。

歷史記憶與年代標記

地名從哪裡來?各時光裡的古地圖提供聚落兜集的演變


蝸牛巷街區在各個時光裡可能被怎麼稱呼

「蝸牛巷」以前就有了嗎

蝸牛巷街區一帶古地名與街名的理解

你可能會想知道的古地名的緣由

日治時期蝸牛巷街區變化

從舊地圖找蛛絲馬跡

地名與居民

他/她們在這兒的生活史關乎誰的歷史,歷史宏觀下的國民記憶。

歲月的家 從大宮町的護士到媳婦

從大宮町的護士到媳婦

黃金足,出身護士,從年輕工作到後來成家,皆是在蝸牛巷社區完成。在她的時代裡,女性,如果沒有持續受高等教育,國中畢業,不是就在加工出口區賣命,不然就要找到一個職業從學徒做起。幸運如她,可以在還不用受護專教育訓練的時代,可以找到一間小醫院,願意傾囊相授,同樣能獲得「專業」的肯定,而這間就位在保西宮前的「南鳴醫院」,十年後,也成了她的家庭,一位高雄女孩,工作結婚生子全在台南的大宮町。
回憶起當年,來到醫院之前,是在高雄的「百樂冰淇淋」工作,高雄當時是比台南熱鬧的,相對是比較有機會的地方。不過透過自家大姐和醫院的千金在高雄是彼此要好的鄰居,透過這樣的牽線,加上也自覺應該要學有一技之長,因此就來到了大宮町。
一位正值二八年華的女孩,離鄉背井工作似乎是那時代下的必須經歷,牙根咬著也得試試,所幸在醫院工作單純,又有提供醫院樓下做為宿舍,在吃住完全不用費心。加上工作忙碌,甚麼都得學習,過著非常充實的日子。

益春藥房 |蝸牛巷裡最老字號店家

蝸牛巷裡最老字號店家

走進永福路97巷,第一印象是老字號的「益春藥房」招牌,這是一間台南歷史上知名的中藥房,外界甚至以此店號稱之這條巷道,叫做「益春巷」。而世代都在永福路的他們,藥房的歷史,也是社區過往的部分縮影。

自行車的記憶之路

陳瑞隆的競速到慢走哲學

陳瑞隆,現年68歲,是社區裡的原生住民,曾是我國1984年洛杉磯、1988年漢城奧運的自行車執行教練,身體現今仍硬朗、心情也開朗,常會在李美容共食團中,打趣說笑話,把大夥逗得開心的成員。

百種生活裡的寧靜

蔡孟娟的百種寧靜

出生在台南後營,家中總共七個兄弟姊妹,蔡孟娟排行老五,家境困頓的狀況下,大哥年幼時率先出去工作供弟妹念書,她也在十四歲時到了歸仁的南寶纖維當紡織女工,當時的她只想拼命工作賺錢回家,一個月伍佰的薪水,只留了十元左右供自己花用,其餘都交給母親。一心投入工作的她對於當時身邊的追求者無心搭理,直到了朋友介紹了後來成為老公的先生,一眼便覺得投緣,當時腳受了傷先生載著她看醫生醫治傷口,後來在二十歲時嫁給了先生,搬到了現為民族路上赤崁東街的位置,直到四十歲該處都更施工,便搬到了蝸牛巷定居至今。

研磨歷史裡的刀光

順成磨剪刀,李國慶

李國慶,67歲,出生就在這。從阿祖那時候就定居算起,已經是第四代。阿祖那時舊地名「草仔巷」、「草仔寮」,現在問起李國慶,仍有許多回憶。
我們都稱他是社區裡的磨剪刀職人,但是他並不會這樣稱呼自己,他覺得生活就是生活,沒什麼好說的。
在他們的生活經歷中,很多技能都是慢慢地透過生活與歲月自然的琢磨也不是刻意練習,但總能延伸出既能養活生活也能養活興趣的事,那種紮實要從何說起的確並不容易,也並非是講講說說就能完整。現在能磨剪刀、能製袖珍木工藝的李國慶,對於社區生活很滿意但是對現在的社區發展並不很喜歡,雖常有抱怨,但是一開啟說地方故事模式的時候,他還是停不下來。

意氣風發的濃醇香

義發豆腐工廠,蕭明昌

他這樣笑稱自己是春風少年兄,從27歲起跟著他阿爸做豆腐,承襲從阿公那輩就留下的手工製成方法,從沒改變過。
他的職人生涯跟他阿爸的愛情故事有點關係,因為阿爸到市區的豆腐店工作,結識了他的母親然後結婚,都是因為當年的豆腐店老闆(就是蕭的阿公),看著他阿爸做事辛勤且認份,不僅把女兒嫁給他阿爸,也把現在的這間豆腐店便宜的賣給了他阿爸經營,阿爸原本是安南區那稱「中洲寮」俗稱「布袋嘴寮」的人,當年把存有的田地賣了買下這間豆腐店,從此便生活在這。起算至蕭明昌這代是第三代的傳承,出生就在這裡的蕭明昌,憶起只有當兵去了金門三年,此外的生活都是在這度過,就是現在的這兩層樓做豆腐的房子也是阿公那時候就做豆腐的地方。他沒有什麼烈烈轟轟的外地打拼故事,跟阿爸一樣就是認份的把豆腐做好,也因此才造就了現在這老街巷裡「做豆腐的職人」。

草芥的時代奮鬥

洪銀穗的寫實城鄉

二十年多年前,蝸牛巷裡沒有太多的買賣,住在這社區裡的人,多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每一戶人家都有一篇與時代拼搏的奮鬥史,不高調,反而是擁抱沉默,因它知道這裡是要讓大夥獲得一晚自在的安穩地。
住在現稱「老人巷」的洪銀穗,她的故事相對平民,跟不少從鄉野出身,在都會搏鬥的人一樣,只是太過素人,也就少聽到這樣的事,但卻紮實地反映民國80年代前後多數人的樣子,那些在時空轉換中,所留下的時光記憶。

歲月的家 從大宮町的護士到媳婦

從大宮町的護士到媳婦

黃金足,出身護士,從年輕工作到後來成家,皆是在蝸牛巷社區完成。在她的時代裡,女性,如果沒有持續受高等教育,國中畢業,不是就在加工出口區賣命,不然就要找到一個職業從學徒做起。幸運如她,可以在還不用受護專教育訓練的時代,可以找到一間小醫院,願意傾囊相授,同樣能獲得「專業」的肯定,而這間就位在保西宮前的「南鳴醫院」,十年後,也成了她的家庭,一位高雄女孩,工作結婚生子全在台南的大宮町。
回憶起當年,來到醫院之前,是在高雄的「百樂冰淇淋」工作,高雄當時是比台南熱鬧的,相對是比較有機會的地方。不過透過自家大姐和醫院的千金在高雄是彼此要好的鄰居,透過這樣的牽線,加上也自覺應該要學有一技之長,因此就來到了大宮町。
一位正值二八年華的女孩,離鄉背井工作似乎是那時代下的必須經歷,牙根咬著也得試試,所幸在醫院工作單純,又有提供醫院樓下做為宿舍,在吃住完全不用費心。加上工作忙碌,甚麼都得學習,過著非常充實的日子。

家庭即工廠,客廳即工作室

「阿芬工作室」

大家口中的阿芬姐,有人稱她「衣服的醫生」,這位耳順之年醫生,十三歲變開始在當時國華戲院旁,以童工的身分,在童裝成衣業的外婆家,從縫扣子、開扣洞開始學習,有什麼做什麼,將眼前的問題迎刃而解,奠基了這近五十年來縫紉事業。然而結婚生子,傳統女性的身分,暫時地改變了她的重心,以家為重,家庭即工廠,客廳即工作室,以件計酬的家庭紡織代工,一路伴隨著小孩的嬉戲聲,與車縫機的機械聲,渡過了好長一個年頭。

轉換的契機,在先生的一場大病與公婆年長的離世,孩子的逐漸長大,阿芬姐需扛起家計,對外的工作室便正式開始於大菜市內的49號商家,先後搬遷40號,最後在25號定下來,十六年在大菜市的日子,口碑叫好,做人實在,大家口耳相傳,顧客接連而至,待做的衣服與布料堆積,常常縫着補着,回頭過來,居然已經半夜時分,早出晚歸。從家庭走到職場,起初遇到了交際與溝通的問題,「吃虧就是佔便宜」這樣的想法下,阿芬姐拿出誠心與人交陪,反倒織出了一厚厚地人情網絡,最後這濃密的網,跟隨著阿芬姐落腳於此時保西宮旁的「阿芬工作室」。

百年宅院

張家古厝

橫跨清朝、日治、民國時期三代的老房子,是屬永福路張家的百年宅院
太祖父張顯特於清朝年間來台。原在大陸廣東大埔縣,為前清小地方官,因被朝廷奉命差派到台灣台南府城,在台南市落地生根,其居所就是距現今約一百五十年的永福老家。但何時起造此大宅院無由可稽。

百年宅院

張家古厝

橫跨清朝、日治、民國時期三代的老房子,是屬永福路張家的百年宅院
太祖父張顯特於清朝年間來台。原在大陸廣東大埔縣,為前清小地方官,因被朝廷奉命差派到台灣台南府城,在台南市落地生根,其居所就是距現今約一百五十年的永福老家。但何時起造此大宅院無由可稽。

[重返大宮町照相館]

居民圖譜

以大宮町老照片為背景,攝製居民圖譜。居民可以用最輕鬆的方式境入景框內,同時他們也是訪談的對象。除了提供他們自己的老照片之外。
我們企圖再次復刻一種老時光、老派的記憶。

廟神的社區,社區的廟神

我們做了什麼

2019年的社區計畫,以「大宮町之華」之名,重新檢討了「蝸牛巷」作為一帶新的社區稱呼,展開居民對地名的理解與釋義。首先我們討論了對日治時期「大宮町」的理解,也透過訪談踏實地描繪出當時生活場景,進而延伸出依據社區舊地名的普查與談題目,也就是從提問「蝸牛巷為何叫做蝸牛巷」開始,把社區內舊有的地名稱號一併做解釋,從中探究地名與當地居民的生活關聯、認同程度。找到一個理解此刻所稱的蝸牛巷途徑,把此刻綿延成一條時間的軸線。

田野訪查

%

復刻相館:重返大宮町照相館

%

圖譜創作

%

工作坊、研習會

%

社區普查:業態地圖

%


首先依據今年的計畫主題,我們討論了對日治時期「大宮町」的理解,也透過訪談踏實地描繪出當時生活場景,進而延伸出依據社區舊地名的普查與談題目,也就是從提問「蝸牛巷為何叫做蝸牛巷」開始,把社區內舊有的地名稱號一併做解釋,從中探究地名與當地居民的生活關聯、認同程度來編寫地方生活史 。
2019年的社區計畫,以「大宮町之華」之名,重新檢討了「蝸牛巷」作為一帶新的社區稱呼,展開居民對地名的理解與釋義建構起地方生活史。創造老年人、青年互動交流的平台。以在地青年的引動,帶動老年人參與公共事務,讓藝文扎根。

以大宮町老照片為背景,攝製居民圖譜。居民可以用最輕鬆的方式境入景框內,同時他們也是訪談的對象。除了提供他們自己的老照片之外。我們企圖再次復刻一種老時光、老派的記憶。

以社區廟神保西宮的圖樣轉譯以及曹雪芹的瘦燕風箏骨骼來想像。
通過與節點藝術空間的合作,由香港藝術家帶領學員進入社區做觀察,融合藝術家的創作與在地觀察。

以<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這樣的地圖標示方法來對街區內的人文地景製圖,盤查現有的職別業態,屬於普查性質的資料累積。

所在資訊

[大宮町之華] 獲得2019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推展地方文化計畫補助

[社群IG]

opd.act

[電子郵件]

8opendoor8@gmail.com